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设计教学环节质量监控办法
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教学质量,为严格、科学管理,形成有效监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立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主要内容与实施点如下。
一、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小组
责 任 人:教学副院长
执 行 人:教学工作办公室
监 控 人:教学督导组
二、质量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规范,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高;
2.选题表、审批表、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资料翻译、论文、指导记录齐全;
3.答辩过程规范,资料齐全。
三、执行内容:
1.制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
2.实施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和检查;
3.毕业设计(论文)支持经费的管理和使用;
4.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优。
四、主要监控阶段及措施
一)前期质量监控
前期质量监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指导教师准入监控
指导教师应有曾经独立指导或协助指导过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经验,在以往指导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认真负责,学生反映良好,所指导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完成质量较好,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对于首次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师要经过严格的考核,指定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其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的整个过程进行帮助,解决年轻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论文)中遇到的问题,以弥补他们教学时间短,教学、科研及实践经验的不足。
2、选题监控
指导教师在确定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时必须严肃认真,课题必须符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既要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训练,又要注重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个性发展。选题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的实际任务,难易适度,分量合理,过程完整,有相应的实验条件。根据课题要求,指导教师要编写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制定设计方案和进度计划,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下发给学生,使学生对设计的内容,要求等有比较明确的了解。教师指导学生的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10 人,以保证教师能够有足够的精力,对每个学生都能够进行认真的指导。
3、开题监控
由各教研室组织开题答辩,检查每个学生的开题准备情况,主要检查内容包括:检查学生的文献综述和方案论证,判断是否已充分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要求;进度计划是否切实可行;是否具备毕业设计(论文)所要求的基础条件。
二)中期质量监控
中期质量监控是指对毕业设计(论文)正式实施的情况进行过程性监控,是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毕业生态度监控
重点监控毕业生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态度、自觉性和主动性,时间与精力是否有保证等,由教研室组织,安排,要求每个学生汇报课题进展情况,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对学习不努力,表现差的学生及时进行批评,警告,及时指明努力方向,采取补救措施。
2、指导教师态度监控
通过检查、调查、座谈等多种形式对指导教师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控,督促指导教师抓紧后期指导工作,主要检查内容包括:按课题制定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规范性和明确性;推荐有关参考资料情况;落实设计经费和开展课题所需工作条件情况;指导学生制定工作计划情况;指导时间情况;现场指导的方式和方法;教书育人情况等。
3、毕业设计(论文)进程监控
对照计划,在毕业设计(论文)实施过程的前期,中期,后期分别对毕业设计(论文) 进行监控,看是否按照既定的进度实施,主要检查内容包括:论文的内容是否与题目一致,论文的基本观点是否正确;学生是否按计划完成规定工作,所遇到的困难能否克服;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的表现;教师对指导工作是否认真负责。
三)后期质量监控
后期质量监控是指对毕业设计(论文)基本环节结束后的情况进行评价性监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前监控
学院着重检查学生课题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成果验收及答辩资格审查,主要检查内容包括:检查学生是否按毕业设计任务书要求完成全部工作;设计图纸是否完备,合格;现场检查实验数据是否完备,可靠,演示实验结果;检查工作日志及考勤情况;确定学生的答辩资格。
2、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过程监控
成立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成员要到各答辩现场进行检查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性监控
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了解和熟悉毕业设计的撰写规范要求,主要检查内容包括:毕业设计(论文)的格式,图纸,实验数据的运用和引用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规定,说明书是否齐全,字数是否符合要求,内容是否正确,条理是否分明,语言是否流畅,结构是否严谨。
4、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由专家对各教研室推荐的一定比例的优秀毕业设计和优秀毕业论文进行评选,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选题质量,论文质量,综合运用知识和文献资料能力,外文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设计(实验)和计算能力,论文撰写质量以及答辩质量。
5、毕业设计(论文)核查监控
毕业设计(论文)结束后,院(系)要依据毕业设计规范化评价方案,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方案,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自查或互查,对于存在的问题,详细记载,重点标注,集中汇总,认真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四)执行流程:
1.毕业设计组织管理流程:
1)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申报;
2)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审批;
3)起草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4)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双向选择;
5)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6)针对特殊情况进行选题变更申请;
7)选题变更申请审核,并报教务处;
8)中期检查;
9)成立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安排毕业答辩时间表;
10)提交答辩申请;
11)答辩资格审核;
12)组织毕业答辩;
13)答辩成绩评定;
14)毕业设计(论文)材料归档。
2.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流程:
1)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
2)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审;
3)推荐结果报教务处。
3.毕业设计(论文)省级优秀学位论文申报流程:
1)毕业设计(论文)省级优秀学位论文申报;
2)毕业设计(论文)省级优秀学位论文初审;
3)毕业设计(论文)省级优秀学位论文评审;
4)上报教务处审批。
五、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标准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质 量 标 准
|
计划与
准备
| 工作计划
| 各教研室制定与专业培养计划相符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工作计划进程安排合理;组织健全,分工具体明确;人员落实到位,符合要求;完成任务的措施可操作性强,有创新特色。
|
导师遴选
| 指导教师应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助教原则上不能单独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有条件的教研室可以联合企业专业人士,形成校内校外导师共同培养人才的“双导师制”模式。每位指导教师单独指导的学生数原则上不得超过10人,特殊情况不能超过12人。指导教师应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善于启发和激励学生,注重加强对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
选题与
开题
| 选题
| 选题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一定的学术、科研水平,符合社会和学生的实际,难易适当。原则上应一人一题,但也可就同一课题形成论文团队,参加合作的学生必须明确各人所承担的任务,独立完成。
|
开题
| 开题报告内容完整,格式规范,体现选题目标,开题报告必须经指导教师和所在教研室审核。
|
研究过程
| 方法
| 在指导教师的全程指导下,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或手段,进行资料收集工作,过程符合研究要求。50%的毕业设计(论文)应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完成,要求真题真做,加强学生的综合训练。
|
资料
| 收集的资料新颖、实用、充分可靠,符合研究目的,引用科学规范。
|
成果
| 时间
|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一般安排在第七、八学期进行,一般应在第八学期第十周前定稿。
|
格式
| 毕业设计(论文)统一用A4纸打印。结构依次为:封面、原创新声明、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致谢,毕业设计(论文)字数不得少于20000字。外文翻译不少于3000字。
|
效果
| 毕业设计(论文)回答了研究提出的问题,达到了研究目的,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写作水平
| 论点鲜明,观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合乎逻辑,言简意赅,语句通顺;毕业设计(论文)格式符合规范。表现出较强的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和一定的英语写作能力。
|
答辩
| 答辩组织
| 成立结构合理、专业性强、学术水平较高的答辩委员会,下设若干答辩小组,答辩小组由三至五人组成,组长一般由有经验的高级职称教师担任,成员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
|
答辩准备
| 指导教师审阅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阅毕业设计(论文)并写出评语和评分。答辩委员会根据指导教师、评阅教师意见审查学生的答辩资格。答辩时间安排合理充足,答辩场所环境安静,学生答辩所需的设备齐全。
|
答辩实施
| 答辩程序规范、可行,答辩过程严肃、认真。答辩教师能认真质疑,所提问题有深度、有效果。学生答辩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答辩清晰、流畅;学生回答问题有理论根据,基本概念清楚,知识应用能力强;答辩记录准确、完整。实施指导教师回避制度。
|
成绩评定
| 成绩评定方法规范、公正;评定内容包括设计(论文)水平和答辩水平。评定成绩要真实反映学生在设计(论文)和答辩中的水平和能力,有答辩成绩并写出客观评语。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分比例为:指导教师评分占30-40%,评阅教师评分占20-30%,答辩小组评分占40%。
|
总结与
归档
| 总结
| 统计和分析数据真实、准确、齐全;总结特色做法,效果显著;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可操作性强;对学校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
评优
| 各教研室按照当年参加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的5%推荐参评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按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师总数的3%推荐参评校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
材料归档
| 学校有关档案管理制度,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有关资料整理、归档,规范装订,统一交学院资料室存档。
|
| | | | |
六、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完成情况表
序号
| 工作程序
| 内容及基本要求
| 完成时间
| 完成情况
| 监控人
|
1
| 下达任务
| (1)教学办公室向各教研室下达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任务。
|
|
|
|
2
| 制订计划
| (1)学院成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
(2)制定毕业设计(论文)安排计划。
|
|
|
|
3
| 动员准备
| (1)组织指导教师和学生认真学习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
(2)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思想动员工作。
|
|
|
|
4
| 指导教师网上申报课题
| (1)学院审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
(2)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课题申报系统上报毕业设计(论文)课题。
|
|
|
|
5
| 学院组织审题
| (1) 学院组织教师审题
(2) 指导教师网上查看审题结果
|
|
|
|
6
| 网上公布题目
| (1)学院公布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以供学生选择。
|
|
|
|
7
| 学生网上选题
| (1)学生从网上自选题目。
(2)确定课题学生分配名单,保证一人一题。
(3)学院填写《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安排一览表》并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备案。
|
|
|
|
8
| 开题
| (1)指导教师向学生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任务。
(2)学院检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下达情况。
(3)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作好开题报告和外文文献翻译。
(4)学院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检查以上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
|
|
|
|
9
| 中期检查
| (1)学生进行调研,资料收集、设计或实验、理论分析。
(2)指导教师按照《湖北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定》中的职责,作好学生的指导工作,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工作质量和考勤,及时解答和处理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特别要加强对在校外分散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学生的管理。
(3)学院检查各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展情况,
|
|
|
|
10
| 装订与评阅
|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按规范要求装订成册,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评阅。
|
|
|
|
11
| 评阅教师评阅
| 评阅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评阅。
|
|
|
|
12
| 答辩安排
| (1)学院(部)成立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及答辩小组。
(2)学院(部)将答辩委员会、答辩小组名单、答辩日程的具体安排交教务处实践教学科。
(3)公布答辩名单、答辩时间、地点。
|
|
|
|
13
| 成绩评定
| (1)各教研室对学生成绩进行汇总,报教学办公室。
|
|
|
|
14
| 成绩上报
| (1)学院(部)将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及实习成绩上报教务处。
|
|
|
|
15
| 推荐优秀论文
| (1)推荐本年度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
|
|
|
16
| 制作展板
| (1)制作展板,参加学校的优秀毕业设计展
|
|
|
|
17
| 评选表彰
| (1)领取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荣誉证书,积极准备汇编《优秀毕业设计(论文)选集》。
|
|
|
|
18
| 工作总结与资料存档
| (1)总结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写出书面总结报告。
(2)毕业设计(论文)材料(含电子文档)、答辩记录等材料由指导教师收集整理后交各教学院(部)存档。
|
|
|
|